11月9日,芝商所(CME)在現有的牲畜產品系列中增加了另外一種風險管理工具:豬肉分切期貨和期權(Pork Cutout Futures and Options Contracts)。豬肉分切期貨和期權產品是對瘦肉豬合約的補充,使客戶能管理從生豬到豬肉的風險,發現價格。豬肉分切期貨和期權產品以CME豬肉分切指數為基準進行現金交割,該指數是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的5個工作日加權平均價格,此外,新合約以美分/磅進行報價。
與CME瘦肉豬合約和活牛合約一樣,豬肉分切合約也跟蹤一個指數價格,到期時基于指數價格進行現金交割。CME豬肉分切指數是利用USDA公布的數據構建的。CME瘦肉豬指數反映的是美國生豬價格,而CME豬肉分切指數則反映了供應鏈下游的豬肉切塊價格!胺智小逼肥怯秘i肉批發價格近似計算的生豬價值。用于計算豬肉分切價格的切塊包括豬脊部、豬肩胛部、豬前腿、豬肋排、豬后腿和豬腹部。分割肉合約每份4萬磅,代碼PRK,報價為美分/磅,最小變動單位0.00025美元(每張合約10美元),現金結算。合約規格、月份及交易時間與現有的瘦肉豬期貨合約一致。分割肉期貨和期權在CME Globex電子交易平臺上進行交易,或通過CME ClearPort進行大宗交易,由芝加哥清算所作為中央對手方集中清算。 相關性逐漸下降 1999年版的《牲畜強制報告法案(LMR)》要求,所有大型包裝商需向USDA報告與購買生豬有關的一切詳細信息。2012年,該法案被修訂后,包裝商被要求增加報告其批發豬肉的銷售詳細信息。這一修訂非常重要,因為修訂案允許CME開發并開始公布豬肉分切指數和瘦肉豬指數。
圖為豬肉分切指數與瘦肉豬指數相關性 從2013年以來的數據看,兩個指數明顯高度相關,R平方達到88%。不過,按年份來看,相關性并非如此。有幾年,R平方低于80%,說明瘦肉豬指數和豬肉分切指數之間的關系會因標的市場狀況不同而產生差異。 從間隔更短的數據來觀察相關性,會發現另一個有趣的趨勢。例如,下圖顯示了20天移動平均線的相關性,圖上疊加的趨勢線表明,指數之間的相關性可能正在下降。
圖為豬肉分切指數與瘦肉豬指數走勢 季節性表現相似 農產品價格通常會在全年發生可以預測的規律性變化,這些年內波動不僅是天氣的季節性變化帶來的潛在差異的體現,也是正常年份不同時節供求狀況的反映。
圖為豬肉分切指數5年均值 從豬肉分切指數的季節性價格指數來看,6月和7月的價格往往比均值高出8%—10%。季節性高點恰逢美國夏季,這個季節人們更喜歡購買豬排和香腸這些食物制作燒烤。 豬肉分切指數和瘦肉豬指數的季節性表現相似,但并不相同。比如,瘦肉豬指數在夏季高點之后會大幅下滑。在正常年份,12月的瘦肉豬指數價格比年均價格低15%。豬肉分切指數也是在夏季高點后開始下降,但降幅與瘦肉豬指數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是因為12月市場對生豬屠宰的需求與對火腿等肉塊的強勁需求存在差異。
圖為價格指數的季節性 價差有規律可循 價差交易即買入一種期貨合約的同時再賣出另一種期貨合約,是期貨市場廣泛使用的交易策略,與單邊交易(只買或者只賣單個期貨合約)相比,具有若干重要優勢。這些優勢包括資本效率高、保證金支出低、有潛力獲得豐厚的風險調整回報等。這在生豬和豬肉市場尤為明顯,由于經濟聯系緊密,該市場的標的商品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而且有獨特的基本面驅動因素,可利用相關期貨合約創造利潤豐富的價差交易機會。 在正常的市場季節性波動下,豬肉分切指數和瘦肉豬指數之間的價差變動有規律可循。從下圖可以看出,豬肉分切指數減去瘦肉豬指數的價差呈現出均值回歸的特點,自2013年以來一直呈擴大之勢。兩者價差的季節性變動非常明顯,通常在1月到6月收窄,然后在年底走擴。
圖為豬肉分切指數和瘦肉豬指數價差變化 屠宰廠的產能是其中一個可能導致兩者價差走擴的因素。一旦屠宰能力受到限制,生豬生產商就沒有足夠的渠道讓生豬出欄。這樣一來,豬肉產量也就減少了。預期結果是生豬價格下跌,而豬肉價格上漲。 期貨的價差交易是通過買入一個期貨合約、同時賣出另一個期貨合約來實現的。例如,買入1手豬肉分切期貨合約,賣出1手瘦肉豬期貨合約,成為價差多頭。相應地,賣出1手豬肉分切期貨合約,買入1手瘦肉豬期貨合約,就成了價差空頭。如果豬肉分切期貨與瘦肉豬期貨之間的價差擴大,價差多頭將獲利。而如果豬肉分切期貨與瘦肉豬期貨之間的價差收窄,價差空頭就會獲利。 期貨價差交易相當于對沖交易,將交易者的買賣價格波動風險變成價差交易各條腿之間的價格差異。期貨價差交易的利潤取決于交易策略兩條腿的價格走向或價格變動差異。CME在提供瘦肉豬期貨和期權的基礎上,又推出了分割肉的期貨和期權合約,對下游加工商來說,用瘦肉豬期貨鎖定原料成本,用分割肉期貨鎖定產品價格,就可以形成較為完整的風險管理策略,保障企業的利潤。 。ㄗ髡邌挝唬褐ド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