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晚些時候,路透社報道稱,“中國飼料生產商、養豬戶和貿易商正在重塑全球糧食市場,因為他們在國內短缺的情況下搜尋全球糧食供應,導致當地玉米價格創下歷史新高,預計將在2021年推高全球糧食通脹水平。 中國的購買量使其有望在本年度成為迄今為止最大的糧食買家,打破以往的購買量紀錄,并明顯告別中國在糧食市場上相對自給自足的歷史。
市場專業人士表示,中國的采購,以及其它主要生產國出現的問題,推動了全球玉米、小麥和大麥價格上漲——未來幾個月可能對依賴糧食的乳制品和肉類行業造成沖擊。 自5月份以來,中國的糧食購買加速,原因是中國消耗了一度龐大的玉米庫存,以及極端天氣破壞了今年的玉米收成。 據兩位分析師稱,在新的市場年度,預計中國將進口1500萬噸大麥和高粱。一位國有貿易商表示,預計2020-21年小麥進口量將達到900萬噸,創歷史新高。預計還會購買更多美國玉米。中國的巨大需求震撼著全球市場。
美國農業部在其11月世界農業供需估計報告中,預計2020/21年美國玉米期末庫存為17.02億蒲式耳,大豆期末庫存為1.9億蒲式耳。美國玉米收成145.07億蒲式耳,大豆收成41.70億蒲式耳。 中國和韓國不斷增長的需求也給玉米的供需平衡表帶來了壓力。美國農業部將美國玉米出口預期上調3.25億蒲式耳,至26.5億蒲式耳。 美國農業部將2020/21年度中國玉米進口量預期從此前的700萬噸上調至1,300萬噸。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農業部北京代表處的一份報告稱,預計中國將進口2200萬噸玉米,因為動物飼料需求激增,而臺風和干旱導致國內供應吃緊! 同樣在上周,美國農業部的外國農業服務局(FAS)在其《谷物:世界市場和貿易報告》中指出,“中國在2020/21年(10 - 9月)的粗糧進口預計將更高,達到2014/15年的水平,當時由于國內市場價格強勁,進口激增! 2020/21年度的上漲受到養豬業強勁復蘇的支撐,這一直在推高飼料需求。中國國內市場玉米價格自2月份以來一直在上漲,10月份全國玉米均價約為每噸362美元,為2015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FAS的最新資料指出,“更多的進口主要是由玉米驅動的。玉米進口激增部分基于中國海關統計數據和截至11月初的美國谷物檢驗數據,這表明,2020年進口將遠遠超過720萬噸關稅配額水平。沒有公開聲明表明,國家發改委已分配了額外配額!
關于小麥,FAS表示,“2020/21年度中國小麥進口量為800萬噸,預計將達到25年來的最高水平,因為國有貿易企業正在利用國外價格具有競爭力的供應,幫助提高國內庫存!
FAS稱:“由于國內玉米市場的嚴重通貨膨脹,對飼料小麥的需求激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