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玉米價格處于全球高位,進口玉米積極性高漲,而進口玉米到港量大幅增長,將對受供需緊張推動的玉米價格漲勢有所緩解。 產區收購速度加快 截至10月31日,主產區入統企業累計收購秋糧2163萬噸,同比增加95萬噸。其中,中晚秈稻1026萬噸、粳稻304萬噸、玉米807萬噸、大豆26萬噸。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國內玉米收購量僅471萬噸。換言之,在玉米高價刺激下,前期東北收獲緩慢的影響正在慢慢消退,烘干塔較去年同期大量啟動,北方港口倉容漸滿,農民惜售情況并不普遍。隨著東北產區玉米收購進度不斷加快,今年新玉米的品質問題隨之顯現。今年東北新季玉米不僅產量下降,局部地區品質也有所下降,特別是在毒素方面。其一,今年吉林、黑龍江玉米主產區連續遭遇幾場大風,造成玉米倒伏,而先期銷售的“地趴糧”容易出現毒素偏高。相對而言,今年遼西干旱背景下,玉米所含嘔吐毒素并不高。其二,積溫偏低,導致玉米成熟度不夠,臺風倒伏后容易出現霉變。其三,今年東北玉米生長期降雨不均,但局部地區授粉期降雨可能成為嘔吐毒素偏高的誘因。不僅今年東北玉米毒素超標,同時河南玉米也將面臨霉素超標的問題。 企業備貨心態謹慎 雖然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較為堅挺,但終端需求持續觀望導致廠家庫存壓力漸顯,自11月中旬開始,玉米淀粉和酒精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需求淡季加上終端備貨心態謹慎,玉米成本暫停走高,迫使廠家開始調低玉米深加工產品報價。以新玉米掛牌價估算,近一周,黑龍江西部每生產一噸玉米酒精理論盈利239元,吉林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淀粉盈利50元,山東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淀粉理論盈利23元。預估國內玉米淀粉行業開機率為69%,玉米酒精行業開機率為57%。按照往年規律,我國深加工企業開機率將在12月觸及高峰,但明年春節時間偏晚在2月份,供需高峰錯位可能導致深加工產品走勢相對玉米偏弱,深加工企業效益可能回歸盈虧平衡以下。 整體來看,今年我國進口玉米等谷物數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關注進口玉米到港節奏對國內市場供需缺口的緩解,同時進口玉米價格仍需密切關注。國內新玉米收割成本抬升疊加臨儲庫存見底為玉米價格構成長期支撐,奠定玉米價格強勢運行格局。同時,國家入市收購節奏和收購價格也將為產區玉米價格構筑底部支撐,成為玉米價格強勢運行的價格底。 從階段性走勢來看,隨著產區新糧收購進程加快,收購主體挺價心態發生變化。尤其是深加工企業在產成品庫存日漸高企的背景下,后續新糧收購變得謹慎,對東北產區玉米價格支撐力度將弱于此前。隨著國家啟動政策性谷物定向銷售,在豬價已步入下行周期、養殖利潤高位下滑之際,不排除后期小麥、稻谷在飼料當中大量替代玉米的情況再次出現,替代情況一旦發生,將削弱玉米飼用消費預期,尤其是國內小麥和稻谷價格漲幅明顯落后于玉米價格的背景下,充足的庫存保證也將對玉米價格構成一定壓制。 因此,雖然玉米期價長期強勢的格局已經形成,但從階段性走勢來看,隨著新糧上市量逐漸增加以及進口玉米大量到港,國內玉米市場的供需缺口有望縮小,玉米價格漲勢或有所放緩,后續上漲空間或受到進口玉米和臨池谷物替代的制約,價格將呈現階段性承壓回落。但考慮到國內玉米市場中長期強勢運行的基礎依然牢固,階段性調整空間比較受限,玉米價格或迎來強勢動蕩行情,振蕩參考區間為2350—2650元/噸。 |